 |
智多星 葛揚明牧師 12/11/2016 |
「基督」這二個字是希臘文,中文正確的音譯應爲「基利斯督」,但是爲了講說方便,我們就簡稱爲基督。基督是「受膏者」的意思,等於希伯來文的「彌賽亞」。「膏」預表聖靈,從前有三種人,當他接受職務的時候,需要受膏。第一是先知,第二是祭司,第三是君王。所以耶穌就是從前預言將要來的基督,祂來宣揚上帝的話(先知),為我們成為贖罪祭,釘在十字架上(將自己獻上為祭的大祭司),並且要作王(君王)。另外,聖經告訴我們,耶穌不但是受膏者,祂也是施膏者,將聖靈的恩膏賜給我們。
「耶穌」這二個字是希臘文,等於希伯來文的「約書亞」,其意思是「拯救」。聖經約翰福音1章12節說:「凡接受祂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賜他們權柄,作上帝的兒女。」「信耶穌」即是「接受耶穌」,就是接受從上帝而來的愛、拯救、饒恕、智慧、豐盛、引導、恩典、醫治、平安、喜樂、以及一切來自上頭來的祝福。
聖經路加福音2章8~14節說:「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,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。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,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;牧羊的人就甚懼怕。那天使對他們說:不要懼怕!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,是關乎萬民的;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,為你們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,包著布,臥在馬槽裡,那就是記號了。忽然,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上帝說: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!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!」天使說:「我報給你們」,可見基督教是一個啟示的信仰。「大喜的信息」,這個信仰是喜樂的,能讓我們滿有喜樂。基督教也是一個普世的信仰,是關乎萬民的。基督教也是一個生命的信仰,讓我們能得著新的生命。
聖經馬太福音2章1~12節說:「當希律王的時候,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,說: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?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,特來拜祂。希律王聽見了,就心裡不安;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。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,問他們說:基督當生在何處?他們回答說:在猶太的伯利恆。因為有先知記著,說:猶大地的伯利恆啊,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;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,牧養我以色列民。當下,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來,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,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,說: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,尋到了,就來報信,我也好去拜祂(希律王說這話,是想要知道耶穌在哪裡,好殺害祂)。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。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,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,就在上頭停住了。他們看見那星,就大大的歡喜;進了房子,看見小孩子和祂母親馬利亞,就俯伏拜那小孩子,揭開寶盒,拿黃金、乳香、沒藥為禮物獻給祂。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,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。」
有許多神學家認為,這些博士很可能是華人,為什麼呢?第一,他們從東方來。第二,這裡的博士不是指PH. D.,乃是指占星家,也就是從前的天文學家,而當時天文學最發達的是華人。根據歷史記載,耶穌降生的年代,在中國已有羅盤,星象學非常發達。劉向是當時有名的學者,也是星象學權威。甚至有神學家認為,這幾位博士中,身居領隊的可能就是劉向。他們本來不認識耶穌,但他們認識景星,這星指示他們有位普世的君王降生了,所以他們憑著星象的指引走到伯利恆。第三,聖經馬太福音2章有三次提到「東方」,這「東方」原文不單可指空間的所在,也可以表示時間,也就是指清晨(天亮時俗稱東方泛白)。因此「東方」一字在聖經路加福音1章78節被翻為「清晨的日光」。這些博士說:我們在清晨時,看見那顆星,這顆星應是王者之星,古人謂之景星,中國歷史記載,在漢朝曾出現過。耶穌降生年代相當於西漢平帝年間,那時漢朝京城在長安,長安與伯利恆之間有五個小時的時差,如果耶穌在伯利恆午夜時降生,此時在長安正是清晨五點鐘,所以說清晨正符實際。
親愛的弟兄姐妹,博士千里迢迢來尋找耶穌,希律王心中不安,而以色列的祭司、文士明知耶穌會降生在伯利恆(因為舊約聖經彌迦書有預言),耶路撒冷離伯利恆也只有18哩,反而不願朝見耶穌。今天,你是否願意來到主的面前呢?
博士獻上了黃金、乳香、沒藥為禮物給耶穌。聖經裡面關於黃金的經文有聖經約伯記23章10節說:「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;祂試煉我之後,我必如精金。」聖經彼得前書1章5~9節說:「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著所預備,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。因此,你們是大有喜樂;但如今,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,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,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,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、榮耀、尊貴。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,卻是愛祂;如今雖不得看見,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、滿有榮光的大喜樂;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,就是靈魂的救恩。」你的信心經過試驗之後,就比黃金更寶貴。關於乳香的經文有聖經詩篇141篇2節說:「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祢面前!願我舉手祈求,如獻晚祭!」聖經啟示錄5章8節說:「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。」我們的禱告就是香。沒藥是代表一種受苦的心志,在受苦的時候仍然能散發主的馨香之氣。聖經詩篇119篇67、71節說:「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,現在卻遵守祢的話。我受苦是於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祢的律例。」我們要獻上在患難當中的信心和禱告,在受苦當中仍然有主的馨香之氣。
最後,盼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願意給予的人。許多人對奉獻不太了解,總覺得華人談到錢就傷感情,所以盡量避免分享有關這類的信息。其實奉獻在聖經裡的意義是相當重大的,因為「相信」一詞在聖經裡出現過310次,「愛」一字在聖經裡出現過735次,「禱告」一詞在聖經裡出過370次,然而「奉獻、給予」一詞在聖經裡卻出現了2175次!可見得奉獻在屬靈真理裡面是何等的重要。
上帝對於祂的兒女有一個叮嚀和吩咐,就是十一奉獻應當放在你敬拜上帝的地方。在舊約時代敬拜上帝的地方是會幕或聖殿,到了新約時代則是會堂或教會。聖經瑪拉基書3章10節教導我們要將十一奉獻奉上,使上帝的家有糧;聖經提摩太前書3章15節說:「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,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」所以為某一個機構或事工的奉獻,不是十一奉獻,是十分之一以外、額外的奉獻,十一奉獻不能打散分配到許多不同的地方,十一奉獻只應該單單的獻在你所歸屬的教會,也就是你屬靈的家。另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,就是雖然十一奉獻是上帝的命令,但是祂絕不會勉強我們,祂要我們獻得甘心樂意。聖經哥林多後書9章7節說:「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,不要作難,不要勉強,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。」如果你現在做十一奉獻很為難,會有壓力,根據這段聖經,我要告訴你,你不要做這樣的奉獻,因為上帝不喜悅我們勉強奉獻,這樣的奉獻對我們自己沒有幫助。
親愛的弟兄姐妹,假使你個人還未體驗到按著十一奉獻而得的喜樂,我勸勉你從現在開始成為一位十一奉獻者,你必然會體驗到奉獻的喜樂。 |
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