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音教會網站
台南佳音主日信息發文日期:10/15/2008 02:51:36 PM  講員:魏慶芳傳道
2008/9/14撒旦的擬態     魏慶芳傳道   09/14/2008
2008/9/14撒旦的擬態
引言:擬態
【何謂擬態】
生物的形態擬似另一種生物或非生物,使個體能夠爭取到更佳的生存機會,這種情形稱為「擬態」。【擬態方式】
(一)具隱蔽效果的擬態
1.隱蔽式擬態(Mimesis):
生物讓自己和生活的背景很相像,進而躲避敵人的捕食,此種擬態行為,屬於隱蔽式擬態,例如:枯葉蝶模擬枯葉,竹節蟲模擬樹枝等
2.攻擊性擬態(Aggressive mimicry):
捕食者可藉由擬態的方式增加捕獲獵物的機會,例如有些魚類長得很像珊瑚,躲藏在珊瑚礁中,等待獵物上門。如鱷龜、變色龍。
3.韋斯曼氏擬態(Wasmannian mimicry):
韋斯曼氏擬態是指擬態者模仿寄主的體型或動作的情形,進而達到與寄主共同生活的目的。寄育性的杜鵑鳥,,會將卵產在柳鶯等多種鳥的巢中,由於杜鵑鳥的卵和寄主的卵顏色很相似,且小杜鵑鳥孵出後也擬似寄主的雛鳥,使寄主無法分辨,進而撫養這些冒牌的幼鳥。
(二)具昭顯效果的擬態
1.貝茲氏擬態(Batesian mimicry):
一種缺乏防衛能力的動物,擬似有毒或味道不佳的動物之警戒特徵,因此得以躲過捕食者之攻擊。以瓢蟲和泡沫蟲為例,因獵食者不喜歡吃顏色亮麗的瓢蟲,使得外型擬似此種瓢蟲的泡沫蟲,也降低了被捕的機會。如白梅花蛇擬態成雨傘節特徵、擬珊瑚蛇。
2.米勒氏擬態(Mullerian mimicry):
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毒或味道不佳的動物,彼此之間有擬似的情形,使得捕食者不敢捕食,藉此達到防衛的目的。具有毒針的很多種蜂類之間也很相似,如人類飼養的義大利蜂、中國蜂、非洲蜂和大蜜蜂等,由於這些蜂類具有類似的警戒特徵,可加強捕食的印象,因此也減少了他們被捕食的危機。
主題經文:太13:24-30
太13:24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:「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裏,
太13:25 及至人睡覺的時候,有仇敵來,將稗子撒在麥子裏就走了。
太13:26 到長苗吐穗的時候,稗子也顯出來。
主題分享:
【何謂稗子】
稗子又稱稗或稗草。稗子適應性極強,廣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的沼澤低地,是稻田中害草。稗子的外殼光滑略呈褐色,外觀長得跟稻子一模一樣,但長出果實很小比餵鳥小米還小,生命力比稻米旺盛 分芽成長速度都更快許多,通常吸收稻子的養份,是農人最為痛恨的雜草。
【撒旦的擬態】
一、思想擬態
太16:6 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。
有人主張要滅一個國家先消滅其文字與文化,因此秦始皇焚書坑儒,古埃及在波斯被滅時,古埃及文也消失,以致埃及的文化缺少重大環節。同樣的,在現代撒旦運用多媒體散播其思想,並用擬態方式進入,使人難以察覺。
如現代「新世紀運動」---這個「運動」實質是一個龐大的混合物,當中雖系于幾個基本原則,但一切都能與之共存,甚至有基本矛盾的信仰和思想,都能在它的解釋下兼收並蓄,予以「洗禮」及「淨化」后,都成為了此運動中與其它思想「和諧相處」的一份子。其中包括幾個東方古宗教,如印度教、佛教、


禪的複蘇,並且混雜了通神論、靈魂學、靈智主義等理念,又加上著重實用層面的超覺靜坐和占星術等。或許,西方社會厭倦了道統基督教的信念,對過于灰色的宇宙觀和現存生活模式產生了反動意識,配合如環保,反物質主義等理念,新紀元運動成了一個多元化,且積極樂觀的現代思潮。
二、生命擬態
A、隱蔽效果的擬態
1、隱蔽式擬態:自卑軟弱,遠離一切躲藏起來,如枯葉蝶
2、攻擊性擬態:控告論斷,八卦定人的罪,如鱷龜、變色龍
3、韋斯曼氏擬態:利益倚賴,將教會成為其利益的取得與寄生,如杜鵑鳥
B、具昭顯效果的擬態
1、宴樂享受:認為生命有定時,所以應該享受生命,在缺乏中一樣要享樂。
2、自以為義:覺得自己是聖潔的,所以有權指教別人,而非愛裡勸勉。
3、結黨侵權:喜愛權利居高位,常在身邊建立人脈鞏固勢力。
【撒旦擬態的成功】--人睡覺的時候
1、不瞭解神的話語
2、不夠儆醒
3、缺乏察驗
西2:8 你們要謹慎,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,不照著基督,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
把你們擄去。
結論:羅12:2
羅12: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
=>進入神的旨意,神的旨意不是惡的、不是混沌的、不是討他厭惡的。